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

投资实务介绍

对绝大多数业余投资人而言,投资于证券市场整体指数,承担投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获取投资市场的平均收益,是一种合适的投资策略。毕竟你多要求一份超额收益,就要承担多一份的额外风险。如果投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你也不想承担,那你只能退出投资市场。在投资市场中,低风险套利,或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很少,可投资的时间很短,获益又有限,业余投资人要付出长时间的观察时间和学习成本,投资和回报并不匹配。实务上就是投资(或定期定额投资,每月发工资就买点)标普500指数,或你本国股市的代表性指数(承担本国股票的系统性风险,获取本国股票的平均收益)。

如果你有一定的资产水平,愿意承担可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资产损失,愿意支付学习和跟踪市场信息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你也可以采取更加主动的投资策略,比如投资个股,通过行业ETF(一次性购买同一行业的一组股票,承担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获取总体股票市场的超额收益,行业的平均收益),策略类ETF(一次性购买有某种特征的一组股票,例如分红高的股票,盈利成长性好的股票,小型公司的股票,股价波动低的股票,资产质量高收益稳定的股票),择时(通过不同时间进行买入和卖出,通过低买高卖获取收益)。

附:常用ETF大全速查!(2024年5月版)美股行业ETF盘点好奇宝宝进!史上最全美国上市ETF产品汇总一文读懂REITs的前世今生

………………

从上而下的投资方法,是指通过宏观分析,先确定投资于那个国家(或超额配置某个国家),那个行业,那个细分行业,最终确定投资标的为某个行业的 ETF 或行业前几名,或某只你认为赢率和胜率最好的股票。与之对应的投资方法是自下而上,先通过投资软件筛选出一部分股票,剔除明显不符合你标准的股票,再逐一分析各个股票的获利可能性,最终确定你的投资标的。

………………

前一段时间我在 AI 搜索上问了一下“投资中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结论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假设:1,市场行为反映一切信息。不管是公司现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未来的盈利预期,投资人的情绪(风险偏好程度),现有和未来的国家政策,本币的汇率变动,总之一切信息,都会反应在股票价格上面。2,价格沿趋势移动。股票价格形成趋势后,有其稳定性。3,历史会重演。人类的心理应对机制稳定,所以现在股价出现,和过去类似的走势时,投资人也会做出和过去类似的投资决定,导致未来股价走势出现和过去走势重复的模式。这一部分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领域,它研究人类的非理性对投资的影响,和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经济学有所区别。

技术分析我完全不懂,反正这类短期的获益手段使用的人很多,竞争太激烈,即使我学会了也挣不到太多钱,我就直接给忽略了。

………………

通过我长期不懈的学习和思考,考虑到我个人的资金量和风险偏好,我认为适合我的投资方法就是以长期被动持有指数为主,谨慎的加入少量的主动操作。获取生活所需打算主要靠实业报国——搬砖。

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

超额收益

金钱像水一样在不同的投资人(企业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之间流动,会自动流到高收益的投资机会里去,直到这个高收益消失为止,之后,金钱会继续寻找,并流向新的高收益机会,循环往复,凭借着人类的雄心和才智,恐惧和贪婪,金钱永不眠。

………………

证券市场由于竞争的相对充分,很难获取超额收益(α收益),通过长期持有全市场指数基金(例如跟踪标普500 指数的 IVV,跟踪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的 VT),倒是很容易获取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β收益),实际上在美国,长期跑赢标普500指数的基金经理应该是非常非常少,与其买主动基金,不如直接买被动的指数基金。

有效市场假说的角度说,一般认为美股市场符合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股票交易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包括公司资产,新闻,政府政策等,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公司已有的经济基本面分析或股价走势的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虽说美股市场对资产(股票)的定价效率高(快速),定价(相对)准确,但有效的市场也不是一直有效,也不是所有的股票定价都准确,只是长期看,大多数股票都定价准确。所以有人说,如果你躲开那些被无数机构和研究者,所反复分析其价值的热门股,去关注那些少人关注,或无人关注的股票,你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会明显提高,更别提除了发达国家的成熟股票市场,还有很多定价效率较低的投资市场可以选择。

定价效率低,就是说,价值50元的股票,长期以20元的价格在交易;或者,价值70元的股票,长期以140元的价格在交易,这就是市场有效性差,定价效率低。你以20元的价格,买入价值50元的股票,之后你就等着市场的价值回归就行了。假设这只股票之后通过良好的经营获利,每股净资产变为40元,或每年每股分红20元,你认为这只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还可能是20元吗?

附:

市场有效性假说是过时的书呆子理论么?

巴菲特与基金经理的十年赌约

…………………

“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杰西·利弗莫尔《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人不是纯理性的,这并不跟随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人性穿越时空,所以,人的不理性同样会作用于证券市场。也就是说,由于人类的非理性,即使是成熟的股票市场,在全社会巨大的贪婪和恐惧之中,股市也会出现明显的价格高估和低估,理论上,及使你是一个业余投资者,你也可以通过在大牛市明显的不理性狂热中卖出,在大熊市明显的不理性恐惧中买入,取得超额的投资收益。不过一般不鼓励这样做,因为人都很难违背自己的人性。

…………………

有些人(持有封基)在股市里投资,大部分时间投资的都不是股票或基金,是封闭基金,分级基金(目前A股里已经没有了),可转债等等,在相对低效的投资市场里,会有比成熟市场更多的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甚至是无风险的套利机会,他们同样也取得了优秀的投资成绩,能挣到钱就行,如果能发现比股票更好的获利机会,也不必拘泥于股票或 ETF。

…………………

业余投资者,或者说小投资者,对比专业投资者,基金经理,投资集团也是有些优势的,比如说专业投资者会受各种规章法律约束,想多买,有时也不能买(单只股票仓位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短期业绩不佳,投资者就会赎回(这会导致管理费降低),投资者赎回,就必须被迫卖股票;投资经理管理的资金多,很多盈利的机会,因为放不了太多钱,对他们就没有价值。业余投资者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想买多少仓位就买多少仓位,就算满仓一只股票也不违规;自己资金少,找几个盈利的股票就行,也不怕买个20%的仓位,就把股价买起来了,买个30%的仓位,也不用担心按法律规定就要私有化上市公司。

…………………

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指高收益、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可以快速变为现金)这三个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如果你足够明智的话,至少你能保住两个,如果你足够的不明智的话,你三个都保不住。证券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亏损,特别是永久的亏损,亏完本金你就离开游戏了。如果你开办一个公司,给干倒闭了,你还能找到新的投资者给你投钱开新公司吗?如果你能,也许你的资本是你的能力,是你的信用,也许,只是也许,你还能新开一局。

…………………

钱也好,有能力的人也好,都会向高收益的方向流动。股票,地产,私募,债券,实业,不管那种挣钱的方式,只要它比其他方式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其他行业的人和钱就会向这个方向转移,直到这个挣钱渠道的超额收益消失。投资股票债券的人多了,与做实业的老板们竞争的人就少了,实业的利润就能多点;打工的人多了,与创业的人竞争的人就少点,创业成功的概率就能大点。

垄断,或者说一定程度的壁垒,才是你比同业能获取更多收益(超额收益)的原因,例如你在某行业有地位,有人脉,有显著的专业能力。或者你能看到别人没看到的盈利机会,总之,我觉得那行赚钱都不容易。别去夕阳的行业,在自己的能力上能扬长避短就行,其实那种赚钱手段都差不多。如果你发现,你自己打工,或投资房产,或创业还没你投资证券的收益高,稳定性好,那你就应该选择投资证券,反之,你也可以选择创业或打工。

………………

财务独立,提前退休”(简称FIRE)运动的核心理念是,普通人通过积累足够的被动收入,从而提前退休。他们的理论中有一个“4%法则”,即每年用于生活的支出保持在总资产的4%(也可以理解成,以年支出的25倍资金做投资本金,每年股票盈利,房租收入能有4%),可以永久维持用被动收入支付自己的生活开支,且不减少本金。后来 FIRE 运动失败了,很多达成 FIRE 的人又去工作维生。主要就是普通人能够攒下的本金不够多,如果你想靠投资收益来支付生活费用,你需要有比25倍年支出更多的本金才可以。

投资的收益并不稳定,跟踪标普500指数的 SPY,2023年全年涨幅25%,24年至10月底,涨幅21%,1年零10个月合计上涨53%。历史上,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2年零8个月)的互联网泡沫期间,标普500指数下跌50.5%,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78%,这也是2000年后美股持续下跌最长的一段时间。更糟糕的记录是1966年至1981年的15年间,美股几乎没有上涨。

所以保持一定的日常现金流就十分的重要,如果遇到股市长时间的下跌,不但能用于支付日常的生活开支,还可以保证自己的心理安全感,并适当的投入股市。

………………

投资冷门股和做牛熊市的大波段并非什么机密,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实际上,这两个策略也是我看别人说的,实际上操作都有难度。一个比较难的事情,你减少了20%的难度,它也还是很难。

冷门股没有机构的研究报告,也没人讨论,我只能看股票的年度报告,我是没信心确定投资,如果我买个股,更可能的是用少量的仓位,在股市大跌后,购买三五只主流的白马股长期持有。

熊市买入牛市卖出,这个也有些问题不好解决,抄底逃顶肯定是不指望,什么是底部区域,什么是顶部区域其实也不好确定。很可能我持币等了两年股市下跌,结果股市涨上去了,你说我是高位买入呢?还是再等等?我高位卖出股票了,等熊来,等了两年,它又新高了,你说我痛心不?我认为股票下跌幅度足够了,我买入了,然后它继续大幅下跌,我认错,卖出股票,然后它晃晃悠悠又涨上去了,等我认定牛市来了,股市已经明显比我卖出时要高不少,我就踏空了。买入后一直持有,似乎是比较好的策略。

现在我总觉得美股高了,想等它有个20-30%的跌幅后再买入,其实现在按月或季度,分批小笔买入好像更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想再等等,毕竟现在美股估值百分位挺高的,刚发24年三季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又卖了些苹果和美国银行,囤积了它史无前例的现金,似乎在等待美股下跌。

………………

如果我有预测股票的能力,我会公开发布3次预测,大家一看都挺准啊,这时候我就可以想法收费了,一方面找律师咨询,如何合规的挣这笔钱,一方面备考相关证券资格证。(确实有骗子这样干,有些成交量很少的股票,他们用很少的钱就能控制股价的涨跌,等你发现两三次都挺准的时候,就可以向你收钱推荐股票了,也许你能赚几次钱,之后他们就会公布一只他们准备高位出货的股票,要求你们在明日开盘集合竞价时全仓以涨停板价格买入,马上就是几个涨停板的拉升,怕你买不到啊,最好你能借钱买入,之后他们就把他坐庄的股票全都倒给受害者,之后就解散微信群,人间蒸发。)假设我每年能赚100%,假设大家都相信我,那我每年支付我的投资人20%的盈利,剩下的归我。对我的投资人来说,长期年化20%,这收益能震惊全球。如果是手握几十亿的机构投资者,我估计年化5%他们都乐意,他们在别人那里找不到这样安全的高收益。有些真实的投资高手,也许是做股票,也许是私募,他们有这个投资能力,就没必要让你拿太多回报,比市场平均收益多一些,你就应该接受了,别想着他能赚钱,他就能廉价的让你使用他的能力。现实里真实的投资高手,他募集资金很快就能募满,你有钱都买不到,一两年后,你就发现他的业绩也很拉胯,不是说他骗你什么的,过往业绩好,不代表未来业绩也好,投资就是很难。所以吧,与其在那里挑选投资高手,支付高额管理费和提成,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

………………

VIG 500多亿美元,VYM 300多亿美元,高分红股的 ETF 好像在美国挺受欢迎,我也说一下。一般高分红的公司,都是盈利能力稳定,但挣了钱也没地方花,用不着更新设备,拓展市场,巩固行业地位,没什么发展,也发展不了了,所以就分红给股东,股东可以用来消费,或投资到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去。一般股价波动低,在高风险属性的股票投资里,属于风险比较低的那一类。美股 ETF 基本都是每月有现金分红,好像是法律规定的,如果高分红股的 ETF 用来做养老费用的支付倒是很合适,每月分红,分红比其他类 ETF 高,股价波动不大,一般都是价值股,比以后有前途,现在低分红的成长股安全性更好。

………………

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就是指投资美国股市的那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不能理解成任何其他国家的,本国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数基金,中国人不能替换成沪深300指数基金,或中证A500指数基金。等某个国家的发展超过美国,再替换,不用着急。美股也能赔钱,标普500也能赔钱,但目前看,标普500指数还是全球最稳妥的股票投资标的。

………………

房地产投资我是几个月之前才通过搜索网络学习相关信息的,我基本不懂,不过投资总有相通的地方,理论上无非是成本,收益,时间,风险几个要素,实务上我完全不懂。房产投资一次性投资太大,总觉得风险太集中,万一亏损,岂不是亏个大的?我是承受不了。如果只要求个房租平均收益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REITs(持有地产或地产租金收费权的投资基金,靠收地产的租金给持有者分红),可以在股市里像股票,ETF 一样的买卖,还很方面,资金门槛也小。

………………

最后再说一下地球上唯一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那个人,沃伦 · 巴菲特

很多知名的成功投资者,他们收益最高的时期,都是在其投资生涯的早期,之后名气大了,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了,收益率就下降了。金额足够大的时候,主动投资的收益率会被降低,因为找不到足够多的可投资机会。

截至24年9月底,BRK 现金3252亿美元,总市值为9742.7亿美元(截至2024年11月1日),沃伦巴菲特现在只能在一些大市值的公司股票里挑选投资标的,否则钱就投不出去。1956年至1969年13年间,年化收益率为29%,其中1958年投资收益率为40.9%。伯克希尔-哈撒韦曾经成为美股第七家、全球第八家市值超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都是靠投资挣来的,巴菲特没有进行过公司本金的募集。

沃伦·巴菲特说:“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专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也可能看起来不太公平,但在公司和投资中,专注于解决简单容易的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那些困难问题的回报高得多。”这句话我用我的方式再说一下:在你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去寻找10以内的加减法难度的投资机会,并投资。去投资那种盈利确定性高的,简单就能分辨的,好的投资机会,没有的话就等待。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之一是,借钱投资,BRK 有几家子公司是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但还没有赔付出去之前,BRK 可以以接近免费的代价使用这些资金,再搭配上巴菲特的投资能力,BRK 就成功了。

亚马逊的贝索斯说:“有一次我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之所以一直有效,并不是因为别人不知道,是因为没人愿意赚慢钱,都想赚块钱,大钱,结果就把一些赚慢钱的机会留给了包括巴菲特在内的一小部分投资者。美国人给自己存养老金,基本也就是定期买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就不管了,该上班就上班,该玩乐就玩乐。我相信普通美国人尝试过很多投资方法,最后没赔钱,收益还不错的投资方法,就是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类似的还有投资美国全部股票的 VTI,投资全球股票的 VT),其余的人,钱亏的差多了,也就销声匿迹改买标普500了,真靠股票发财的肯定很少很少。听说美国的股票经纪人名声一直不好,他们应该是协助他们的客户,通过股票赔了不少钱,美国人对他们大概都是一副“已老实,求放过”的态度。

………………

在投资理论方面,做为一个业余投资人,我的自我感觉已经相当良好了,不过实际投资,我还是比较谨慎,别千防万防,没防住我自己,这就很尴尬了。有些投资人,分析问题很精彩,让我获益良多,然后偶尔看到他的投资业绩,也没比其他人好多少。

附:

如果你愿意听播客,可以在Listen Notes问问小宇宙搜索相关投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