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定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类货币存在形式上表现为彩色纸片或金融系统内的数字符号,本身并无价值。同时,政府不承诺以固定价格将法币兑换为黄金、白银、石油、盐、稻米、牛等实物资产。也就是说,信用货币并无实物资产固定其价值。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 年 —1971 年),美国承诺按固定价格(35 美元兑换 1 盎司黄金)对各国政府无限兑换黄金,被称为金汇兑本位制。港币目前(2025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官方固定汇率为7.8港元兑1美元,实际市场汇率允许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波动,超出波动区间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会通过买卖港币或美元进行干预。
法定货币的价值由发行法币的政府信用做保障,政府保障法币的购买力稳定(主要是不出现法币恶性通胀),各国政府都追求货币每年约 2% 的温和通胀。每个政府都希望自己发行的法币价值稳定,只有价值稳定的货币才会有人用来储存价值和交易,区别是政府有没有能力保证自己发行的法币价值稳定。当法币的发行量超过社会财富的增长,法币的价值就会贬值,当法币的发行量大幅超过社会财富的增长,法币的价值就会恶性贬值。
我们通过劳动(包括经营企业,投资)所获得的回报是以法币的形式存在的,政府保证法币价值的稳定和可用于交换(购买)其他人提供的服务和商品。如果政府没有能力保持自己发行法币的价值稳定(被迫超量发行货币),持有这个法币的人,财富(购买力)就会变少。当民众对政府的信用(承诺)和维持货币稳定的能力缺乏信心时,民众为避免自身损失,就会抛出法币,转而使用其他价值稳定的法币(如美元)或实物(如房产,黄金,股票)进行价值存储。
对大多数没有太多存款,也没有境外支出需求的人来说,不用太关心自己所在国法币的购买力变化,毕竟大多数时候,各国的法币在境内的购买力变动都不大,而且通过预测币值的涨跌来避免损失又很困难,很可能造成新的损失。在投资中适当配置外币资产,黄金,以规避风险,有积极的意义。
1980—1999年,沃尔克紧缩政策导致金价从850美元跌至253美元,年均跌幅约6%;2011—2015年,美联储缩减QE导致金价从1920美元回落至1040美元,年均跌幅约14%。如果你1980年1月买入黄金,27年后的2007年12月才解套,被套28年,投资回报率0%。
投资黄金就是对冲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冲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小,无法预测,负面影响巨大的事件),在资产配置中,小幅(如总投资的 5-15%)配置黄金,可以看成是为自己的资产购买了一个保险,当股票,房产,债券,法定货币等资产贬值时,黄金大概率会增值,这时就减少了整个投资组合的亏损幅度。
黄金年产量约3000吨,增速<2%,无法匹配全球经济增速(2024年全球GDP增速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