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香港银行卡个人客户的使用

最后更新:2025-06-08

转账
  • FPS(转数快):支持港币,人民币,免费,实时到账,仅限香港本地银行或机构间转账。

  • eDDA(电子直接扣账授权):基于“转数快”(FPS)工作,是一种电子支付授权方式,允许用户授权券商或收款方直接从其银行账户扣款。支持港币,人民币,免费,交易时段内5分钟内到账,主要用于证券账户入金,不限于香港本地。

  • CHATS(特快转账/RTGS):支持港元、美元、欧元、人民币的跨行转账,可跨境转账,实时到账。特快转账没有独立的APP或界面,香港银行APP内自动调用。费用为:汇出银行收费+汇入银行收费,各银行收费不同,通过网络 APP CHATS 汇出汇入都免费的有:中银香港,香港汇丰。

  • 电汇:电汇可以汇款到本地和海外银行,汇款时间长,手续费高。当以港元、美元、欧元、人民币进行香港本地电汇时,会自动使用CHATS(特快转账)。

香港银行卡在大陆的使用
  • 微信支付:通过切换钱包地区到“中国香港”后,绑定香港银行卡。

  • 支付宝:绑定香港银行卡。

  • BoC Pay:中银香港开发的支付APP。

  • ICBC Pay:工银亚洲开发的支付APP。

  • 银联POS机刷卡:需香港银联银行卡,银联卡在中国大陆消费会优先使用卡内的人民币。

  • Apple Pay:

  • 云闪付:

  • 通过香港银行卡还款中国内地信用卡:在 Apple Pay 绑定香港发行的银联借记卡(即卡号62开头),在云闪付(或微信支付)内选择还款中国内地的信用卡,还款途径选择 Apple Pay 。不是每个中国内地银行的信用卡都支持 Apple Pay 还款。

  • 内地ATM取现:可能被收取手续费,香港银行卡在内地ATM取人民币现金有每日和每年的总量限额,具体信息需咨询香港银行。

其他信息
  • 香港银行“账户号” 和 “银行卡号”是两个不同的号码,资金转入转出时使用账户号,中国内地银行“账户号” 和 “银行卡号”是相同的。

  • 部分银行对月均余额低于最低要求的账户收取管理费,开户时注意选择无管理费的香港银行或账户类型。

  • 长期不使用可能被列为 “不活跃账户”,会被取消部分功能,建议定期进行小额转账。

  • 中国内地居民(中国税收居民)在香港的银行账户信息会通过 CRS(共同申报准则)以年度为单位自动交换回中国大陆。

附录

自私比道德可靠多了

 

  •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这话是讽刺虚伪的人,其实我认为是个事实描述,道德上过于高调,标准过高的人,会被其他人掠夺,自己就生存不下去了。能生存下去的人,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人们总会被利他的人,有道德感的人,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吸引,人们喜爱这样的人,因为自己能捞到好处,如果还能不回馈,不付代价,就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所以就有人以个人的利益,或者公共利益为诱饵,搞个什么事情,如果最后大家多赢,每个人的利益都增加了,那皆大欢喜;如果最后就这个嘴上高喊道德的人捞到好处了,其余的人都吃亏了,那就是诈骗。你不以个人利益为号召,根本就没人搭理你。

  • 我并不支持丛林法则,因为每个人对每个人掠夺,即不符合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也不符合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大家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才更有利于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才更能达到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

  • 做为一种人际交往策略,合作,相互帮助策略有一些缺点,例如我帮助你了,你不回馈我,还会认为我可以被掠夺,我就会招来更多人的掠夺;另一点是,有些事情不是正和博弈,是零和博弈,你获利多了,我就获利少了,不存在大家合作,利益就会变多,大家获利都增加的好事。你的谦让,可能被人认为是软弱,而软弱可能会招来更多的伤害。

  • 善意要给那些值得给的人,不当的善意,不单害己,还害人。把善意给那些有意愿回报你的,因为你的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要优先帮助那些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帮助,你的帮助可能成为别人的心理负担,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和对他能力和人格的贬低。

  • 政府通过税收,把从成功者,有钱人的钱收到政府手里,再倾向性的回馈给底层人民,让那些这个社会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社会的兜底,进行二次分配,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底层得到基本的生活所需,就不会仇富和造反)和幸福是应有之义。但如果出现不工作,吃社会救济的人,比工作的人收入都高,这就不对了,这样会对工作的人不公平,也会诱导更多的人不工作,让人放弃对自己幸福的责任,掠夺他通过工作和能力获取成就感的机会,打击他的自尊,让他在自己就该无所事事让社会养着,这很正义,和自己是个垃圾之间做选择。

  • 现在美国还有些正在工作的人,在控制让自己的收入不会更高,因为他的收入更高就会丧失领取一些社会福利的权利,导致更高的工作收入会导致总体收入的下降,这种情况也肯定有问题,或者是福利给多了,或者是福利的分配规则有问题。美国政府想给穷人的生活兜底,也不必非通过直接发钱的途径吧,搞点廉租房,多提供免费食品,多修点医院,给社会中位数收入之下的家庭增加点养老金,非要通过打击工作意愿的方式兜底吗?

  • 有好几个案例,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凭借着对人类善良的信心,跑伊斯兰国那种地方旅游,结果被伊斯兰国那帮人给宰了。那些提倡包容,道德,反西方强权的人,我想问你们,包容和善良是不是该有个限度?这些蠢货的死,你们有没有责任?

  • 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为了让美国政府,欧洲政府批出钱来,满处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把无需救助的人算成需要救助的,大量引进移民,来给自己的慈善工作寻找合理性,这就是一些人和团体不断唱道德高调的原因,“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 效率和平等,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没有那个是好或坏,都应该占有合适的份额,都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份额进行不断的调整。不是越自由就越好,也不是越平等就越好,不是越保守就越好,也不是越进步就越好,每种价值观都有他的边界和适用背景。

  • 麦迪逊说:“用野心对抗野心”。人家可没说用道德感召对抗野心家,用人类大爱对抗恐怖袭击,人家说的是用自私来对抗自私。自私自利是人类的本性和行动力的来源,人类的利他本性也是为利己服务的。既捞不到物质好处,也捞不到精神好处,谁会干事情呢?道德是用来处理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是协调个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社会共识,道德也在不断的改变。道德是手段,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团体利益,短期和长期的利益,确定性更高的利益是目的。

  • 一个人有权分割蛋糕,另一个人有权先挑分割好的蛋糕,这是一个经典的公平分配策略,分割蛋糕的人,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会尽量平均的分割蛋糕,另一个人有权先挑分割好的蛋糕,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就会挑选最大块的蛋糕,这就保证了分割蛋糕的人有驱动力去平均的分割蛋糕。通过设计一个相互制衡的程序,利用人的自私,达到一个公平的,或者说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才是解决我们这些自私的人类利益纷争的正确方法。

  • 当善良,道德的生存策略缺少攻击性,伤害性,显示出软弱,野蛮的生存策略就更有利可图,野蛮策略就会被壮大。只有暴力,才能阻止暴力,当你没有足够的暴力,别人会告诉你“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何为道德,是由暴力最强者定义的;但想要长久的和平和安全,不能靠杀死其他所有人,要靠至少是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靠道德或什么人类的善良。

  • 佛教有“末法时代”的概念,是指佛法衰微,邪魔外道以佛法正宗自居,最终导致佛法灭尽。我查了一下,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概念,套用到欧美社会,现在的欧美社会就是以进步,包容平等,人性的善良,反抗强权为旗帜,用曲解,歪曲现代文明的成果为手段,来毁坏现代文明。

  • 政府可管可不管的事情,就不应该管,能让人民自我管理,自律最好,次之是民众自发集结成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协调和互助。政府做为一个统一管理,以国民税金开支的全国性的利益集团,有危害国民的可能,应警惕政府做大。

  • 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力就无法为国民服务,但不管初衷多么的善良,做为人类组成的政府,必然导致自利成为第一追求。所以在道德,媒体,法律,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制衡的多种约束之外,如果民众能自我管理协调,做到尽可能少授予政府权力,这个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即使政府在做好事,也应考虑代价。该政府管理,该政府提供的民众福利,没有提供,是政府的失职。政府不该征的税,不该支付的金钱,不该提供的福利,政府提供了,就是滥权。人们的很多分歧,其实是那些事情应该政府管,那些事情不应该政府管的分歧。

  • 政府的权力多一分,民众的自由就少一分。政府对民众的责任多一分,民众对自己的责任就少一分,当民众独立思考的责任,为自己幸福努力的责任少到一定程度,民众就会交出更多的个人自由,呼唤对民众更强硬,权力更大的政府。

  • 没有那个人或那个政府,会说我现在要做一个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希望大家同意,希望大家支持我。不管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还是自以为在做好事,其实是做坏事,所有人都会说我在做一件大家都能捞到好处的好事。不能政府声称自己要做善事,你就不先质疑一下这个是不是真的是好事,就直接支持。

  • 政府也好,单个人也好,某个团体也好,都是自利的,解决之道在力量均衡,相互牵制,共同遵守一个至少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且,所有利益方都既没有能力独大,也为了防止其他利益方做大,所以都会支持这个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