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星期一
一个心理健康,头脑清晰的人就不会骗别人
我记得我只有一次,有意识的,通过反复不断的发言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聪明,希望对方能认为我说的话确实是值得严肃对待的。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轻易的发现我的思考能力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那他根本就不值得我多看一眼。
说假话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当你提醒别人危险,或威胁别人的时候,因为你过去的欺骗行为,对方很可能对你发送的信息将信将疑或完全不屑一顾。不管你说的是真话也好,是假话也好,别人根本就不搭理。本来你威胁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你只好花费更大的力气,直接动手来证明自己确实能给对方造成伤害。
我曾经听一个姑娘和另一个姑娘十分气馁的说我:“他根本就不会骗人,他说什么话,你直接相信就行了。”我和她接触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她才明白这一点。在这之前,我说什么话,她都将信将疑。她认为我要是喜欢她,就一定会不择手段的得到她,“既然你喜欢我,那你就一定会骗我”,如果我不骗她,只能说明我并不在乎她。
一个人要是想成功的欺骗别人,需要别人相信你,让别人相信你的唯一方法就是你不骗人。
比如我说你现在帮我做一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就有能力了,我可以为你做另一件事情。在很多的时候,对方是没办法保证我在他帮助我之后,我一定会履行诺言的。这个时候我的信用就变的很重要,如果我的信用好,从来不骗人,那对方就会倾向于相信我的承诺。
如果我说我喜欢你,如果我信用好的话,你直接就可以相信了,如果我一向信用不好,那你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去观察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其实只要一个人会说假话,在我看来这个人已经出局了,一个能说假话的人肯定智力水平有问题,而且我也没功夫去琢磨你到底哪一句话是真的。
姑娘们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她们不要你尊重她,她要的是你强烈的爱她,只有你对她不择手段她才会认为你足够爱她,她要你漠视她的利益,表现出你自私的一面,这才是她能理解的爱。其实这种评判标准就是她们自己观点的外在投射,她们自己心理上不成熟,自私,以自己为中心,所以她们也相信别人也一定如此。如果我不能尊重别人的利益,如果我只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如果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是不可能爱别人的,也不可能真正的关心别人。这样的人就会出现,别人欺负我女朋友,我不干,因为别人欺负她,就是欺负我,可我可以欺负我女朋友,因为我的利益比我女朋友的重要得多。
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希望别人围着自己旋转就是一种幼稚,在真实的世界里,每个人最关心的只能是他自己,区别只是他能不能承认别人的利益也很重要,也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合理的。
一个人付出的越多,期望得到得到的也会越多,如果一个人对你好到令你吃惊,你也要考虑一下,你有没有能力做出令对方满意的回报,否则在对方失望之后,他就会产生被欺骗,吃亏了的感觉。一个人的价值要是只能建立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之上,那他的心理是有问题的。我不太容易生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对别人的期望本来就不高,所以在我帮助别人之后,别人捅我一刀我也不会感到失望,反正我本来就认为你们是那种只想着自己的人。
我要是说我没能力威胁别人,没能力假装强奸别人,你就直接相信就可以了,无数人,花费了无数时间,多次证明之后,还不信任,我只能说这样的人都蠢到让我没办法交流了。
《解码黑社会》的摘抄2
第4章 狱中斗殴
P92
相较而言,“在每一起事件中,非物质利益(自尊、荣誉、公平、忠诚、个人安全和隐私)都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一部分暴力冲突是为了得到和占有资源,但是所有的案件都与建立个人名誉或是纠正错误观念有关。即使“一起冲突的起因是对某项物品的所有权,但是很快也会被双方理解为是在检验谁能够剥削谁”。在决定是否要打架的时候,囚犯们考虑的不仅是他们所争夺的资源,还包括各自的名声。
……
埃德加和马丁也发现,“使用武力来表达强硬态度的囚犯传达了一种恐惧,他们害怕其他囚犯认为不使用暴力是软弱和脆弱的表现”。出于该目的的斗殴合乎交际行为的定义,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塑造和修正其他囚犯的观念。不用说,为名誉而战也会带来物质利益,因为选择斗争的人在以后的遭遇中不大可能成为受害者。
P95
因为暴力资本可以帮助囚犯不使用暴力而解决争端,但是女性囚犯和男性少年犯一样,可供展示的“暴力资本”比较少。因为社会风俗不允许或是她们自己不想破坏其女性独有的吸引力,他们也不太可能炫耀男性文化的文身,或是锻炼出一幅健壮的体格。她们在监狱中处于信息匮乏的强大压力之下,这种压力导致了她们更容易通过暴力方式解决争端,建立等级体系,而不是靠展示她们以前取得的名声。
第5章 自残信号
P115
正是因为自残行为如此强烈地违背了我们对自我保护的期望,它才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只有嗜食人肉的人才敢对其他同类不屑一顾。身体自残能为一些不可观察的特征提供很难伪造的信息:它展示了一个人对疼痛的抵抗力和忍受痛苦的能力,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走极端的意愿。它把那些只是叫嚣着拥有这些特征的人和真正拥有这些特征的人区分开来。在正常的环境中,我们以温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坚韧不拔,我们有时间证明自我,建立声誉,并在方便的时候推销自己。
P120
这些故事表明身体自残可以传达双重信息。它向信号接收者传达了“疯狂”和危险的信号,让信号接收者感到恐惧:如果我疯狂到能这样对自己,想想我能对你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体自残使威胁可信,或是使信号发送者具有威慑力,也就是谢林所说的“疯狂”行为的优势。通过显示对疼痛的漠视和耐受力,身体自残也表明信号发送者无所畏惧:如果我能这样对自己,那么你对我的一切攻击都不能击垮我。身体自残表明,试图以施加痛苦的方式来控制当事人的行为将是徒劳的。有些自残行为也向旁观者发送信号,但是在其他案例里,例如在双方力量不对称,信号发送者很容易被对手击败的案例里,后一种信息比较有价值,而前一种信息就失效了。在这类案例中,身体自残的含义是:想要“打倒”我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不可能的。
P126
青少年用自残来证明他们是认真的,以此威胁父母、老师或同学做某些事,同时也发送出他们很疯狂和危险的信号,以便能独处。
P131
吞弹簧的人从那一刻起会被认为敢于做任何事情,并且据桑达姆所说,其他囚犯会让他独处,不去打扰他,因为他们认为他要么会反映剧烈,要么无所畏惧,在所不惜。
……
他们说“真正的”自我伤害者,即那些通过自残来表达对监狱环境的绝望或自杀意图的人,更有可能受到威胁;而那些“善于运用”自我伤害手段的人更有可能赢得独处的机会。善用自残手段的人被认为是强悍的人,他们的行为是策略性的,而不是“真实的”。
P134
容易引发自残行为的第二种状况是囚犯没有施暴经历,也就是当潜在的受害者缺乏重要的“暴力资本”,如果不使用真正的暴力就无法阻止袭击的时候。这些没什么打架经验的人更需要证明自己,手段不仅包括打架,有时候还要涉及自残。不常使用暴力的弱势的人更倾向于伤害自己。
P137
如果一个人与对手在实力上相差甚远,比起打架,自残就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其结果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自残的时候,个人可以控制伤害的程度,但是打架的话,可能会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被杀。
P138
此外,示威而尽量不伤害任何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伤害他人可能会激起之后的报复(受害者自己或是其同伙)。相反,一个人如果选择自残,那些强悍的家伙会慎重对待他或者至少是避开他,而不必担心因为没有出手而伤害他们自己的声誉。
……
事实证明,实力不均等会促使自残行为的发生。在我们所掌握的少量有详细记载的案例中,自残者无疑都是以一对多……他们若选择奋起反抗,很容易就会被击败。
P140
攻击性显示了此人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毫不在意,表达无惧则能导致对手的恐惧,因为无惧就意味着他不怕打架。
P142
冒险行为能被发挥到极致,其实际影响与自残行为并无二致。比如说,一个人可以挑衅他人,使他人伤害自己,然后利用自己承受的伤害来显示能力和胆量。
P143
被惩罚的时候,他们会“像男人一样”坦然接受,而一旦走出医院,又开始胡作非为,这成为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的象征。被打一顿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候有些人甚至假装被打过。
P144
还有一种表示无惧的信号,它的代价并非来自蔑视对手的攻击,而是蔑视不可控的风险。俄罗斯轮盘赌作为凭运气活命的赌博游戏中的翘楚,就属于这种类型。
附:
2012年12月22日星期六
几句零碎的话:愚蠢&诚实/2012-12-23
陈述利害关系,用我的善意和诚实建立信任关系,这些我熟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面对一个蠢货的时候什么用都没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什么是对他有利的,什么对他是有害的,他的观点大部分都和我不一样,而且我不知道到底是那些观点和他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
我判断别人能干出什么事情来,是以对方不会做对他自己有损的事情为前提的,可一个人要是傻的话,我就没办法理解他的行为,他会干出那种明显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我能很快的看出别人是不是傻,可我搞不清楚他到底傻到什么程度,我也搞不清楚对方傻到什么程度,或者是持有那种愚蠢观点,所以我就没办法预测他的行为,我预测不了他的行为,我就没办法信任他。我说一句话,我不知道他会怎么理解,我做一件事情,我不知道他会如何反应。
原来我在某超市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另一个保安看着碰巧放在桌子上的一个表格跟我说,xxx超市真是什么人都敢招啊,连初中没毕业的都敢要。我开玩笑说,傻的人才不会受欺负呢,他没能力和你耍心眼,只要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就被迫直接打你一顿。我的意思是,蠢货分辨不出什么是误会,什么是正常的工作,也没能力想到其他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一感到受委屈了,没别的办法,只好动手打人,就算他自己会受更大的伤害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自己不利的。所以你不但不能欺负他,还得避免让他误会你。
王小波有个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很聪明的人,被另一个人给锁起来了,那个人说不管我用什么样的锁,你都能打开,所以我锁你的这个锁是个实心的铁嘎达,这回你就没折了吧?有些人避免被我欺骗的方法是我说的所有话,只要和他知道的,想的不一样,只要是他理解不了的,就直接判定为我是在欺骗他。换句话说,我说话说和不说效果是一样的,反正他都不会相信。我这个人只要发现你骗过我一次,也不必须是恶意的,你说的所有的话我就都不相信了,因为我搞不清楚你到底哪一句是真的。要是一个骗过我的人,正好是认为我一定会骗他的人,那我们两个人就没法交流了,因为我们不管和对方说什么,对方都不会相信,所以还不如直接两个人什么都不说呢。
我对说假话的人很不理解,不管是因为不好意思说真话,还是因为害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你不说话可以,你说假话,我以后怎么知道你那一句是真话呢?别跟我说,我那一句可能是假话你能猜出来,我猜不出来。只有两个人的想法都相同的时候,才会有这种默契,我和会说假话的人想法肯定非常不同,我分辨不了你那一句话可以相信,那一句话不能相信。
一个没有男朋友的姑娘,喜欢我,我问她,你有男朋友吗?她就能说有。她这样说的原因有几个:1她认为自己有男朋友,这证明自己有人喜欢,所以她是可爱的,所以我就会高看她一眼,这会促使我去追她。2她认为我有多喜欢你,你还能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明显就不应该相信,我就是做个拒绝你的姿态,你他妈的管我拒绝不拒绝你干嘛啊?你直接威胁我啊。3她想我说没有,好像是我等着你追似的,你也未必追我,为了避免丢脸,我就说我有男朋友。这三个原因都是我亲身遇到过的,有的原因还会多次遇到,除了第三个原因算是常见的愚蠢之外,前两个原因都是我想像力之外的理由,特别是第一个理由。
过去有个姑娘,我们在一起工作,想和我交朋友,那就交呗,她跟我暗示清楚之后就不理我了,我一跟她说话,她就对我又骂又打的,等她快离职的时候也还是这样,我他妈的连电话都没要到呢?人家没事就绣十字绣,我跟她说话她不理,我就碰碰她胳膊,这可让她找到理由了,直接就用针扎我,虽然她也没打算真的扎到我,可把我吓坏了,有几次正好手头没针,还打了我几下,可是真用力气啊。她可真是信任我,她不敢骂别人,不敢打别人,到我这就什么都敢了。你说她脑子里怎么想的啊?你这样我怎么要你电话,你也没法给我电话号,就算给了,我也不敢打,打了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她倒是摆好被强奸的姿势了,我他妈的那儿敢啊?就算是真强奸犯也不敢啊。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