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星期一

《小乌龟投资智慧》摘抄

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
作者: 伍治坚
ISBN: 9787121306518
==========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基金经理们无法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收费太高。晨星(Morningstar,权威基金评级公司)基金数据库在2010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基金的总费用比率(包括管理费、券商费、法律会计费等)是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最强大的预测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面对上以千计的基金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选收费和总费率最低的基金,如此简单的选基金方法比其他很多方法都要靠谱。这个简单的选基指标,甚至比晨星自己备受赞誉的基金星级评定系统都要更加有效。
==========
美国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威廉·夏普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出,要想在择时的游戏中占得便宜,预测者需要达到74%的准确率。如果无法达到74%的准确率,那么投资者还不如做个傻瓜,买个被动型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
==========
资产分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科维奇提出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提出,如果在资产组合中加入新资产,那么有可能在不改变资产组合收益的情况下降低风险。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逻辑是投资者在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时,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自己的投资标的,而应该把他们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投资组合看待,比如只关注自己买的可口可乐股票,或者在上海浦东的某套商品房是没有意义的,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把所有的资产全都包括起来一起研究。 如果把这些资产加在一起研究,马尔科维奇为投资者发现了一道“免费午餐”。因为这些不同的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不高,把他们放在一起可以在不损失资产回报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即波动性)。相关性不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投资者同时持有股票和房子,股票的价格会上下波动,房子的价格也会上下波动,但这两者的价格不会在同一时间一起上下波动。在大部分情况下,股票上升,房子价格可能上升,或者不动,或者下降,在绝少情况下会和股票一起上涨。
==========
马尔科维奇的发现是划时代的,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分散投资的理解可能还在塔木德的层面,即我们心里都明白,不要把所有的财富都放在一个标的物上,但同时我们心里也有这个假设,即分散投资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会降低收益,毕竟不可能每个投资标的都能让人一夜致富,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于金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通过分散投资,可以在不影响投资收益的前提下降低投资的风险。
==========
多元分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市场分散,以股票投资来说:作为投资者我们是应该持有美国股票,还是中国股票?要不要包括欧洲和日本,或者印度和巴西?这是很多投资者面临的比较头疼的问题,而我的建议是:你应该包括全世界所有的国家。
==========
通过包括所有国家来进行合理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一个投资者很难去预测接下来哪个国家的股票会表现更好。
==========
目前来看,即使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很多原因还是被归入发展中国家,国际机构做出这样归类是有其背后逻辑的。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展中或者发达国家,除了人均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指标,比如资本市场的自由度、外汇控制的自由度、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等。如果一个国家在上面列举的这些领域不够公开透明,有腐败空间,那么从长期来看就会影响该国资产给予投资者的回报。 数据来源:Elroy Demson, Paul Marsh and Mike Staunton,Triumph of optimists 从历史上来看,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不及发达国家,因此其资本市场的回报也不及发达国家。英国伦敦商学院的教授Elroy Dimson和他的同事们检验了世界上四十个国家从1900年开始的股市和债市回报,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的100年间,发达国家的股市年回报率达到8.3%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年回报率在7.4%左右,这样的差别看似不大,但经过100年的复利增长,产生了三倍左右的回报差距,即投资发达国家股市的回报要比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回报好上3倍左右。 那么是不是购买发达国家的股票一定会胜过发展中国家股票呢?这倒也不尽然。
==========
事实上没有证据显示任何人有能力去准确地预测接下来的十年中哪个国家的哪种资产表现会更好。在这种情况下,更理性的选择是多元分散:每个国家的不同资产都购买一些。
==========
坚持多元投资策略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未来总可能面临不可知的不确定风险。这种风险的特点就是,首先很难量化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我们压根不知道有这样的风险,因此根本不可能提前准备。多样化的投资,是应对这样一个充满未知世界的最好方法之一。
==========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回报因子,其带来的超额回报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从历史上来看,这些因子的回报可谓风水轮流转,比如价值(Value)因子在1996—1999年表现差强人意,动量(Momentum)因子则在2007—2009年遭受重大打击。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想要从因子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超额回报,那么投资者就需要提前预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比如3到5年)内哪个因子的回报会更好,或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在不同的因子之间进行轮换,而这无疑和选股选时一样,是非常困难的。
==========
换句话说,如果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哪个因子的回报更好,那么要通过因子投资去获得超额回报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
根据历史回测,各种因子指数的超额回报并不稳定,有时高有时低,有时候甚至是负的。
==========
根据诺贝尔奖得主马尔科维奇提出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以多元分散的方式投资并持有资产可以帮助投资者在不影响投资回报的情况下降低投资风险。
==========
美国先锋集团做的一份研究中,作者假设投资者遵循一个跟买业绩最佳的基金的策略,每年将自己的基金换成过去三年业绩最好的几个基金,结果发现这样的策略在为期十年的观察期里,其回报还不如一个被动型的傻瓜投资策略。这样的回报差距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基金中,比如大盘股/小盘股基金,或者价值型/增长型基金都显著存在。
==========
不同的再平衡方法对于资产组合的质量提高幅度是类似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定期再平衡,还是动态再平衡,或者定期加动态再平衡,它们对于资产组合的质量提升效果在伯仲之间,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我对投资者的建议是采取最简单的再平衡策略,即每年定期再平衡一次。因为再平衡涉及的交易规则越简单,交易次数越少,投资者可能发生误差的可能性越小,付出的交易费用也越少。因此每年定期再平衡一次就足够了。
==========

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

推荐一些网站和信息源(2019-10-14)



商业新闻

36虎嗅网金八传媒品玩

证券投资

集思录晨星网雪球财经_hao123上网导航

电影,视频
电影港字幕组美剧天堂小森林(网址导航,有不少视频网站),一站搜

软件

少数派小众软件最美应用


新闻

SolidotAnyKnewcnBeta抽屉(推荐),即刻今日热榜知乎日报知乎早报刷屏(只有手机app

搜索引擎

秘迹搜狗微信搜索多吉

其他
煎蛋知乎简单心理没品九龙塘右眼财迷 - 雪球(有微信公众号),


十个保险相关常见问题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 - 知乎
最有用的金融投资信息索引大全:101-200 – 知乎


播客:
小宇宙:播客软件。
播客 RSS Feed (这是一个个人做播客订阅列表网站,只要你知道播客的名字,可以通过百度搜到它的网站,多数都是在 喜马拉雅FM荔枝FM网易云音乐 里的账号里发布的)。
4AM 发布播客 RSS 托管服务 - 凌晨四点 
特别推荐一下:心理开花岩讲录随口说美国(微信公众号叫“无限空间”,里面的节目比较全),日谈公园故事FM跟宇宙结婚井户端会议

微信公众号:
大象公会简七读财Know Yourself伍治坚证据主义越女事务所左林右狸

附:我的网络使用及软件推荐

2019年8月5日星期一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摘抄

作者:林欣浩
先秦青铜文明 > 位置 563
“礼制”的本质,是通过道德的手段来指定一种秩序,这是一种比暴力更高效的统治手段。
先秦青铜文明 > 位置 570
我们生活中还有“公交车上要给老人小孩让座”“买东西要排队”“不能破坏公物”等等道德守则。有了它们,国家不花一分钱就可以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没有了它们,社会早就乱作一团了。
先秦青铜文明 > 位置 576
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被家长教育,见到长辈要问“长辈好”,这就是一种看似无用的礼仪:嘴上问好就等于心里尊敬吗?两者没有关系吧!然而就是这一句被全社会不断重复的“长辈好”,逐渐构成了我们社会默认的道德规则:晚辈要尊敬长辈。同样的道理,古代的统治者制定了很多繁琐的礼仪,如儿子见爹要磕头,平民见当官的要磕头,大臣见皇帝要磕头。这些看似无用的规矩慢慢构成了“儿子要听爹的话”“百姓要听官的话”“大臣要听皇帝的话”等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规范就建立起来了。道德规范一旦建立,政府不需要雇佣大量的人手,就可以让社会保持秩序,不会出现人们互相乱打乱杀的混乱局面。
春秋战国的纷争 > 位置 669
决定战争胜负的,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军师的计谋、主帅的能力、武将的英勇,而是国力。
秦末之乱 > 位置 1359
广大百姓的生活方式是“趋乐避苦”。在老百姓被逼到绝路的时候,“民心”的作用非常明显,决定了百姓们支持哪个政权。可是在尚有一丝活路的情况下,你再“得民心”,也很少有人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放弃家园去跟你造反。百姓不在乎哪一方更正义,百姓只想苟活而已。
秦末之乱 > 位置 1367
好,假如我们否认掉“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条,那么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决定胜负的是什么呢?还记得秦帝国的崛起吗?决定胜负的是国力,是高效合理的治国政策,是赏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合理的国策带来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也就会带来胜利。略次于国力的要素是战略方向。国力有了,如果把国力使用在错误的地方,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好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六国中的一些国家还在互相攻伐,不能及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秦军。这是六国犯的一个战略错误,也是加速六国灭亡的原因之一。秦帝国在灭亡时,也犯了战略错误。在百姓遍地造反的时候,秦军的主力部队都在边疆——一支在北方修筑长城,一支在南越驻守。古代交通不便,这两支远在天边的部队不能及时回防,那支驻守南越的军队后来干脆就没有回去保卫朝廷,就地独立了。
隋朝的灭亡 > 位置 3021
我们今天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常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好像“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常态。其实假如我们是一个隋朝人,站在隋朝往前看的话,中国统一的时间并不比分裂的时间长:西周统一三百年,结果东周就分裂了五百多年;两汉统一四百年不错了吧,两晋南北朝又分裂三百多年。
唐朝建立,贞观之治 > 位置 3217
“程序正义”是相对于“结果正义”来说的。比如我们在马路上抓了一个人贩子,人贩子丧尽天良啊,太可恨了,我们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这个揍他一顿,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结果正义,是一件正确的事。但是它不符合法律上的程序正义,要符合程序正义,我们就要保护这个人贩子的人权,不能打不能骂。哪怕我们亲眼看见他贩卖人口了,在法院审判之前,他也不是罪犯,而是受保护的“嫌疑人”。在成熟的社会里,程序正义一般要大于结果正义。也就是说,假如法院经过调查,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人贩子的罪行,那我们明知道他是罪犯也得把他放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结果正义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他眼中的“正义”就不同。比如对于我们来说,结果正义是当场打死那个人贩子。但是对于那个人贩子来说呢,他眼中的结果正义是他逍遥法外。假如我们认为自己所相信的结果正义比其他人的正义更正确,那唯一贯彻这种“正义”的办法只能是暴力。最终会产生一个充满私刑的社会:谁有枪,谁的实力强,就能贯彻自己所相信的正义。这就是一个毫无秩序可言的暴力社会了。所以,结果正义听上去很美好,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唯一能控制、能操作的,只有程序正义。贯彻程序正义,是要人们事先制定一套尽量完善的规则,用这个规则去维护社会秩序。这规则当然会有漏洞,但也总比没有规则、人人都乱来要好。
唐朝建立,贞观之治 > 位置 3233
乍一看,“嫡长子继承制”很不合理:皇帝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能“立长不立贤”呢,怎么能把国家随便交给一个能力和品格都是未知数的人来管理呢?这国家能好得了吗?古人用多年的经验证明,嫡长子继承制利大于弊。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斗争。假如说“立贤不立长”,理论上挺好,但就像结果正义没有客观标准一样,“贤不贤”也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给皇子们以斗争的借口。追求“立贤不立长”,就像追求结果正义的社会一样,最后也会造就一个谁有枪谁就是“正义”的暴力社会。每一次皇权的更替,都会造成全面的宫廷斗争甚至内战,这国家折腾不了几次就完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就是一开始把谁继承皇位这件事给说死了。指着嫡长子对着全国人民说:就是他!就是他!你们谁也甭废话。以“可能会让笨蛋当皇帝”的代价,换取了全国政治的稳定。
明朝的灭亡 > 位置 4732
在同明军作战的这些年,满清对于统治汉人积累起了一套成功经验。多尔衮进入山海关后,做了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他打出“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公开的说法是:我们同大明朝是好兄弟,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杀了,我们坐不住呀。我们要清除掉“逆贼”,帮大明朝恢复秩序,帮助百姓恢复生产。为了做足姿态,清廷进入北京后,下令全体官民为崇祯服丧三日。多尔衮的这一招实在高明。古代的中国人特别讲究“汉夷之分”,尤其经过了元朝的屈辱统治后,汉人对于外族入侵极为敏感。换句话说,对于当时仍旧支持明政府的中原百姓来讲,李自成的农民军最多只能算是民族内部矛盾,而满清却是敌我矛盾,是国仇家恨,憎恨级别高出一个等级。多尔衮的这招是什么意思呢?他提醒那些还支持明朝的人:是谁杀了你们的皇帝呀?谁是你们真正的仇人呀?我们可不是来入侵的,我们是来帮助你们报仇的呀!一下子从仇敌变成了朋友。
清朝的建立 > 位置 4967
凡是在特别强调团结的集体里,都会有羞辱新人的现象。羞辱新人的意义就在于,每一个人在加入集体之前,他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这种状态下的人是不能真正服从集体的。羞辱新人,是为了先摧毁他的自尊,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尊严、人格一文不值。等到这个人的自我认同全都崩溃了,再让他经历和队友同吃同住、同享受同患难的集体生活。让他重新建立完全依赖于集体的人格,变成一个集体观念极强,能完全服从集体的人。
清朝的建立 > 位置 4972
多尔衮知道,要想长期统治中国必须汉化,必须采取儒家制度,使用儒家官员。满清得天下太快,儒家知识分子现培养来不及,只能从明朝现有的读书人里选拔。可问题是,明朝末年的那些知识分子太硬了,他们认为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比皇帝还大,比死亡还大,所以他们能以死抗争魏忠贤,也能在朝堂上逼着崇祯一次次更改决定。这样一群知识分子,现在你要他们来管理满清夷狄的天下?就算他们答应了,你用着能放心吗?实行剃发令,第一是把那些拒绝迎合政府的顽固知识分子挑出来,把他们肉体消灭。第二是要让那些嘴上说投降心里面却瞧不起满清的知识分子遭受一次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羞辱:你不是觉得你们汉人高人一头吗?你不是瞧不起满人吗?我现在让你留我满人的头,我看你还骄傲不骄傲呢?你不是号称是儒家的道德模范吗?你不也剃头发了吗,你不也没以身殉节吗,那你还能以道德模范自居吗?你顶着这么一个满族的发型,你还好意思将来再鼓动旁人讲什么汉夷之分,民族大义吗?这剃发,就相当于是知识分子降清的投名状。你先把自己的尊严摧毁,清廷再用你就方便多了。
清朝的建立 > 位置 5195
清朝的皇帝们并不是要惩治所有在文字上犯错的人,真要这么干,天下的读书人早就被杀光了。清廷是要造成这样的效果: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只要皇帝愿意,可以随时找个罪名让你家破人亡。至于这罪名找不找,什么时候找,就全凭皇帝一个人的喜好了。换句话说,清廷是要全天下的读书人随时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敢乱写乱动。只有他们打心眼里害怕了,这江山才真的稳固。大兴文字狱后,清朝的读书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勇气,纷纷转向翻旧书堆、考据字音字义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