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足够有钱的时候,你的投资应该是足够稳健的,总体是低风险的,因为可能你的钱每年增值2%,增值的部分,就足够支付你一年的日常开销,没有必要去负担更大的亏损风险,就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如此之多的钱,一旦产生大额的,永久的亏损,几乎不可能再通过投资或工作赚回来。
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家,你现在让他退回两手空空的状态,再来一次,他也赚不回他现在拥有的钱。挣大钱,光凭本事和辛苦是不行的,还要有运气。所以有人说:“(大)钱不是挣来的,是大风刮来的。”愚蠢和懒惰的人很难有钱,(单纯)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光(其实凭实力赚来的钱,也可以凭实力亏光)。但就你聪明?就你辛苦?总有人和你一样聪明,总有人和你一样辛苦,你能挣到比别人多的多钱,就是你运气好。一旦你的钱永久的亏损了,几乎不可能再翻身。对有钱人来说,大额的亏损代价太大,而大额的盈利相对来说并不让人感到太大程度的幸福。冒着自己沦为中下阶层的风险,去博取资产一年增值30%的收益?这太不理智了,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事实上有钱人在投资方面大部分都是保守的,低风险的,安全性第一,收益性第二。
在你饥饿的时候,你吃第一个馒头时是最幸福的(效益最大),吃第二个馒头时幸福程度就开始下降了,吃到第四个馒头时,你不但不感到高兴,甚至有点后悔,因为有点撑着了。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一个一亿身价的有钱人,有一天他挣到了十亿,他能有多高兴呢?他挣到10亿的幸福感完全不可能有他第一次赚10万元,第一次赚100万元时的幸福感。
银行存款的利息,可以对冲通货膨胀,你只要把钱存在银行里,就可以抵御通胀,这结论也是有数据支持的,当然这种方法并不能抵御社会整体的经济出问题,比如恶性通胀。(数据来源:/)
多数时候富人的财富并不会因货币通胀有损失,因为富人的财富基本上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都是以企业,房屋,股票,债券等形式存在,这些资产会随着货币购买力的贬值而名义上增值,实际上保值。通货膨胀是现金购买力贬值,只有持有大量现金或类现金(存款,债券)的人在通货膨胀里损失最大,这类人就是中产。最贫穷的人因为本来就没什么存款,所以仅以资产部分而言,受害也不大。
低风险投资,例如现金,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短期债券基金,本金亏损的风险很小,风险在于本币的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以及汇率风险。例如你有一笔美元存款,本金倒是不会亏损,但有可能因为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你兑换成人民币后钱就变少了(当然在美元对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你兑换成人民币后钱就变多了)。并不存在什么万全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是负担了某种风险,同时享有某种收益。别认为你(一个中国人)只要把所有的人民币都存银行就安全了,人民币可能贬值,人民币汇率可能贬值,你的银行可能倒闭,极端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限制你的提款。
(美国头部券商)会把客户的现金存放于短期美国国债,有抵押的高等级企业债,多个有实力的美国银行,每个银行存款不高于盈透客户总现金的5%。也就是说分散的投资/存放于多个银行或高流动性,高安全性的资产类别。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一个,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最重要的一组银行,存款时应该优先选择,即使存款利率稍高,也不应选择乡镇小银行,虽然中国所有合法银行都必须参加存款保险,50万以内的存款本息由保险保障。
注意密码的安全性,使用密码软件记录密码(例如:,),投资类,银行类密码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尽量使用二次认证(确保密码被盗后对方也不能动用的资产)。密码的长度比密码的随机性更能保障你的安全,简单说,你的密码要够长。
资产要尽量投资于价格走势不相关的(或弱相关的),不同的资产大类(股票,债券,货币基金,黄金),全球投资(避免某一单一国家的风险)。当你的资产足够分散,就可以极大的降低你资产的波动性,不会出现资产整体上的大涨大跌,避免掉资产的大跌,避免掉因你某一项投资的亏损导致你资产整体的亏损,这就增强了资产的安全性。
比尔·盖茨对微软的持股比例从最初的45%逐渐减少到目前的1.37%,如果他没有出售微软股票,他的财富可能会达到2900亿美元,在他进行了分散投资后,目前净资产约1500亿美元左右。看起来比尔·盖茨做了傻事,其实并不能这样看。多元分散的投资保证了他资产的安全性,当时也并没有人预期到微软股票之后的暴涨,就像你不能说因为你没买彩票,错过了头奖,所以你做了蠢事。
应投资于简单的资产,透明度高的资产。投资策略要简单,简单的事情出错概率就小,简单的投资,你被投资经理欺骗的概率就小,投资经理出错的概率也小。例如你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不管哪一个美国企业赔钱了,也不管美国哪一个行业衰落了,也不用管几年内美国经济好不好,只要美国经济长期的,总体的向上,你就能赚钱。
美股市场中的 SMH,是一只 ETF 基金,买入 SMH 就一次买入了26只美国上市的半导体(芯片)股票,只要美国芯片行业挣钱,你就能挣钱,你能获取到美国芯片的行业收益,你不用担心因某个芯片企业的落后,导致你没有跟上美国芯片业的整体收益。你能吃到芯片行业的贝塔收益,目前半导体行业涨幅明显高于美股整体市场,所以相对于美国股市整体,你也吃到了美股市场的超额收益(阿尔法收益)。
投资中的阿尔法(Alpha)和贝塔(Beta):贝塔是指(投资)市场的整体性(系统性)收益(或亏损),阿尔法是指相对于投资市场整体收益的超额收益(当然也可能是负收益)。
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基金目标是无论投资市场涨跌,都追求投资的正收益,也就是说他会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或购买一些对冲风险的东西。相对收益是指基金业绩和某个指数做比较,例如某基金去年业绩为25%,他的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是中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可以当成中国股市整体走势的表现),当去年沪深300指数上涨30%的时候,那这只基金就跑输比较基准5%,业绩就算比较差。当去年沪深300指数下跌30%的时候,这只基金的业绩是负20%,那这只基金跑赢比较基准10%,业绩就算相当好了。
基金经理业绩的均值回归:主动型股票基金,就是你把钱给基金,基金经理用这只基金里的钱去投资股票,他认为那只股票能赚钱就买那只,当然公募基金有很多限制,例如“双十原则”(在投资股票时,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得超过该基金资产净值的10%,而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的总市值也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别看那只基金去年收益高就买那只,多数情况下,基金的业绩也会回归到某个平均值,去年业绩好的,今年就可能业绩差。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一般需要两个股市牛熊周期,中国股市一个牛熊周期约为5年,也就是说,起码这个基金经理需要有10年的公开业绩,才好评价他的投资能力,只有投资周期足够长,才能过滤掉投资业绩中的运气因素。
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几年前我看的文章说,在中国市场,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在以年为单位的比较中,经常互有输赢,没有那种策略是长期盈利更好的。美国市场里,长期看被动投资盈利更多()。被动投资都是跟踪某个指数,跟踪相同指数的基金业绩也就类似,比较好挑。主动投资基金业绩分化,你也很难挑。
巴菲特演讲,讲解了为什么价值投资没有过时,自己也并非是“幸存者偏差”的收益者。
聪明贝塔(Smart Beta):多数人认为 Smart Beta 策略可以说是被动投资和主动投资之间的一种投资策略,不过我认为它应该算是一种小众的被动投资策略,因为被动投资标的标普500指数可以说是大市值因子加权的指数。Smart Beta 策略就是找出股票中导致超额收益的因子,并根据因子编制一个 Smart Beta 指数,跟踪这类指数的就是 Smart Beta 基金。常见的因子有价值(认为股价相对于企业资产低估的股票有超额收益),成长(认为企业盈利增长迅速的股票有超额收益),红利(认为分红多的股票有超额收益)等等。
有钱人投资,主要是低风险,至少部分资产要高流动性。基本上标普500,国债基金两者应该占绝大部分,根据自己的情况配个比例,例如股票80%,债券20%,或者比例反过来也行,看你自己的风险偏好,二三十年的长期持有就行。少部分买点优质个股,行业基金,纳斯达克100指数也行。其实钱少的这样买也可以,毕竟大家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工资。别买那种复杂的,高门槛投资品种,就买最主流的。
高流动性的意思是能马上变成现金,房屋变现就很慢,几个月,几年都有可能,私募股权这类就更难马上变现了。标普500 ETF(ETF 是一种可以在股票市场里,像股票一样买卖的基金,基本上都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买规模大的,成交量大的,这样你买入和卖出的时候方面,不会出现你大额买卖时影响到基金价格。全球最大的 ETF 基金 SPY(追踪标普500指数),2024-08-15 交易额为335亿美元,你一次性买入或卖出100万美元,应该不会影响到交易价格。有些股票或基金,一天都成交不了一股,买卖这样清淡,你买也买不到,卖也卖不出去,记得港股和A股都有几百元的卖出就把价格砸跌停的事情。
美股市场:标普500就买 IVV 或 VOO ,管理费都是 0.03%,成交量也多。纳斯达克100就买 QQQM,管理费0.15% 。
投资和每一个学科一样,都有很多内容,需要不断的学习,我写出来的和没写出来的投资知识都是很基础的,主要是避免明显的错误。想专业点的去看《CFA协会投资系列丛书》,一般人逛逛,在搜索引擎上,小红书,上搜搜就行了。
敬畏市场:别觉得股票好赚钱,觉得股票好赚钱的人,最后都亏了。“最重要的投资原则有两条:第一条是保证本金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是谨记第一条。”——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