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个股投资的缺点

 个股投资

对个股而言,业余投资者对具体企业的研究很难超过专业投资团队,想在个股研究上收获超额收益很难。很多曾经规模巨大,盈利良好,被认为会永远存在的公司都最终随风而逝,IBM,惠普,雅虎,北电网络,安然,雷曼兄弟,柯达,诺基亚那个不是显赫一时?个人投资者通过研究企业,提前离场来避免财务损失是很难的。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以市值为标准更新,其成分股也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石油、汽车、通信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前十大成分股主要是石油公司,1990年,前十大成分股变成了消费品为主,2000年,前十大成分股又以PC互联网巨头为主。2024年12月的标普500指数中,科技行业占比32%,金融占比13%,非必需消费占11%。做为一个宽基指数,包含了各个行业的公司,那个行业,那个公司股价涨势好,市值规模大,那个公司的股票就会成为标普500指数的头部成分股。标准的“不预测,只应对”,因为预测趋势太难。一次性持有500家公司的股票,获取一个美国股市(美国经济)的平均收益,其实也很不错了。

持有个股的好处是有可能收获超额利润(同时也可能产生超过整体股市的亏损),毕竟你一次买500只股票,也就只能指望一个平均的利润。有研究指出,如果你在一个股票市场的不同的行业里,挑选7只主要的头部股票,你这个7只股票的投资组合收益和股票大盘的收益(例如标普500或沪深300)相关性为60%(具体数字忘了),基本和你买个大盘指数区别也不太大。2007 年 10 月至 2009 年 3 月,标普 500 指数累计跌幅达到约 57%,这还是你持有500只股票的情况,2000 年 3 月的高点到 2002 年 10 月的低点,纳斯达克 100 指数的跌幅达到了约 82.90%,这还是你持有100只股票的情况。如果你只是持有几只股票,从概率上来说,你的亏损幅度可能更大。今天风光的科技互联网行业,也许明年就不是涨幅第一了,没准还下跌了,未来谁都说不准。黄仁勋很看好生物医疗行业,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未来的经济形势是不确定的,创新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未来某个行业的股价走势也是不确定的。显然,我们要在确定和未知之间,风险和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每个人都不一样。


美林时钟理论把经济分成复苏,过热,滞涨,衰退四个阶段,相应的阶段配置相应的资产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例如,复苏阶段股票涨幅最大,就买股票,过热阶段大宗商品(石油,黄金)涨幅最大,就买大宗商品。这里的难度在,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目前经济在那个阶段,就像熊市都走到接近最低点了,主流人群还在争论牛市是否已经过去了,是不是已经进入熊市了。很多判断,事后看很清楚,可当时就是判断不准。所以还有个全天候策略(就是所有大类资产都买一部分,而且也不打算变了),就是不管经济是什么情况,我都用一个资产配置应对,当然是牺牲了利润,降低了判断失误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盈利的取得,都是判断对了大类资产,而不是投资对了具体的某个标的物。大类资产一般分为,股票,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现金。你判断近几年股票会涨的好,你买不买股票,比你买那只股票更重要;你判断近几年房产会涨的好,你买不买房,比你买那个房子更重要。吃到某大类资产的beta收益(某大类资产的平均收益),比你挑选到涨幅更好的股票或房产更重要。基本上人类的智慧在这个领域就没什么体现,也许是因为市场太复杂,也许是优质的房产和股票,已经被一小撮明智的投资人赋予了更高的价格,导致你再买入已没有超额的收益。


截止今天的年度涨幅(2024-12-18):30年国债ETF(SH:511090)涨幅19.94%,GLD (黄金ETF)涨幅27.6%,黄金ETF(SH:518880)涨幅27.62%,涨幅都不比股票小。SMH (半导体ETF)涨幅42.94%,SPY(标普500ETF)涨幅28.34%,QQQ(纳指100ETF)涨幅31.40%,BRK.B(伯克希尔-哈撒韦)涨幅27.76%。


标普500ETF(SZ:159612今日(2024-12-18)溢价11.29%,收盘价1.796元,单位净值1.620元(16日净值,QDII基金官方净值更新慢),就是说每基金单位的159612,它股票加现金再加也许有的其他资产,市价是1.62元,在A股市场里,在以1.796元在买卖,买入者每单位多付了0.18元,溢价11.29%。因为我国外汇管制,国家批给基金公司的外汇额度是有数量限制的,股市内买的人多,基金公司又没有可用的外汇,无法通过场外的申赎增加新的基金份额,结果就溢价了。


很多年前,我也想学着巴菲特看各公司年报,去寻找个股投资,然后发现我判断不了,虽然我也没看几份年报。其实这个事情巴菲特早有评论,就是“你多看几份年报再说”。忘了是不是巴菲特说的了,就是大部分公司都看不懂(没法估值,也就没法判断和目前的股价比较,是否公司便宜了),多看,多想,只投资那些少量的,你看得懂的公司,以此足以让你有一个优秀的投资业绩。跨栏成功的秘诀是,去跨那些矮的栏,找容易的投资去做,谨慎的投资,找不到标的就不投,就是所谓的打卡理论(巴菲特说如果你的投资生涯有一张卡片,只能打 20 个洞,每投资一次就打一个洞,20 次满了投资生涯就结束了,他认为这样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会好很多,以此来强调投资次数应尽量减少,要珍惜每一次的投资机会,慎重做出投资决策。)

曾经在雪球网上看到有人说,一些投资公司的人也会在雪球网上看贴,有时投资人去问他们昨天为什么上涨(或下跌),他们就用从雪球上看来的理由来回答。评心说,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投资公司的人没水平,其实很多上涨和下跌谁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反正事后总能找到些或对或错的理由,反正也没法验证。人类总是希望寻找确定性,可这个世界就没这么多确定性,你真跟投资人说实话,说我也不知道,那投资人会认为你能力不行。


当巴菲特回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时候(会有新闻报道),就是巴菲特认为 BRK.B 股价低了的时候,我认为你可以考虑购买一些 BRK.B 。

以后逆全球化,美国制造业应该会好些,再加上我怀疑美股头部的几个公司股价过高,可以考虑一下等权的标普500ETF,RSP,500支股票,每支仓位占0.2%,小仓位买点应该可以。


SPY 管理费0.0945%,IVV 管理费0.03%,买标普500指数当然应该买 IVV,不过这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买了,方向对了,只是赚多少的问题,方向错了,不论你在细节上有多少知识,多精益求精也没用。奇怪的是我从没买过标普500指数,现在没买是因为我认为指数太高,之前是因为我都没在意。这两年A股走势不好,美股走势又太好,我总算是注意到标普500了。我是眼睁睁看着美股今年涨了30%,目前我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如果明年,美股能来个23.08%的下跌,那美股就回到了24年初的价格,我就看起来既不聪明也不傻,如果2025年美股跌幅超过23.08%,我才会显得比较聪明。

投资的底层原理和框架,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些也都不是什么秘密。我想每个人自己的钱,也不可能光凭我说什么就去买或卖,还是要各自学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